|
古州孕武俗 二维码
655
自世界“功夫大王”李小龙,以改进的中国武术征服全球,并取得世界的认可后,欧美、日、韩、泰、菲等世界武林界将其所创“截拳道”以“功夫”的名誉写进了英文之中,填补了英语词汇中的一项空白。 古城青州为九州之首。又是东夷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那时的“大青州”和东夷之地,人杰地灵,在历史上不仅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状元和进士,还涌现出众多的元帅和将军。如上古时期传说中箭射九日的东夷族首领后羿。兴周的统帅姜子牙(姜尚,姜太公)连统一中国的秦始皇(赢正)的先祖姬氏和我汉民族的始出者,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沛县人)也都是自东夷西迁而至。 上述史实说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行武之风和尚武之俗有着强烈而广泛的群众基础。东汉末年有魏曹操打遍全国,使其成为三国之首的嫡系部队“青州兵”。还有梁山寨上的头领和大部分士兵,也大都是青(州)济(州)子弟。他们在青州的地面上演绎了“三山聚义打青州”、“清风寨”等一系列涉及青州的战斗。清末青州又大兴“义和团”。大师兄孙连开,二师兄刘殿元,那时青州城里城外到处都设有拳坛。北城的军教场,西书院街头、法庆寺和营子场院到处都有拳民练武,真可谓拳场林立,他们杀洋人烧教堂的反帝反清斗争一直持续到1900年的“庚子赔款”和“辛丑条约”的签定。 道光年间武状元丁殿祥府邸遗址 历史上青州之所以武俗兴盛其因有四。(一)历代朝廷科考的文武试院都在青州。益都有李教民等11人中武进士,9人中武举。还有大明开国大将丁德兴的后裔,武状元丁殿祥等。那时青州府所辖州县的武生都为功名而来献出自己的绝技,开阔了青州武生的眼界。(二)青州是满清政府镇守山东的满州军营(旗兵团)的驻防地。每天军较场(齿轮厂东、一棉西、尧王路北)一马三枪、骑马射箭和排兵布阵的场面,当地人在观赏之余也大受影响。(三)经常有各地的僧人来与法庆寺的武僧切磋武功,也让当地习武者增长了见识。(四)青州是山东东部回族同胞集中聚住区。回民兄弟酷爱武术,自古有习武之俗。益都历届武术运动会和外出参赛的成绩在昌潍地区始终名列前矛,而回族运动员表现最为突出功不可没。 民国时受新文化的影响,益都成立了新式“国术馆”。朱良人山东“国术馆”副馆长潘维勤任馆长,周化先任教练。同时东关的“山东省二路民团总指挥”赵明远在城里“清真寺”也办起了“回教国术馆”。聘请省立四师体育教师李荫棠(有人叫他李麻子)任教练。学员中先后有王长荣、丁春祥、赵玉明、丁枢庚、马振兴和后来的张保生等。所学套路是“罗汉拳”、“少林拳”、“劫打埋伏拳”、“罗汉刀”、“少林五虎枪”、“单刀破枪”、“大刀破花枪”、“梢子棍进枪”、“白手夺刀”、“白手夺枪”等套路。西营松林院街的武馆是十中体育教师闫玉明(字子亮)所创。闫老师以“四路查拳”“六合刀”“六合剑”和“流星锤”而著称。任其云、杨子彬、赵金经、张文厚为其徒。那时益都场上大部分习武者还练着摔跤。北京牛街和济南的天桥叫撩跤儿。旧时,北京、天津、济南、保定为我国四大跤区,受省城跤俗影响,青州的跤风带有浓厚的济南味。那时在益都跤场上有东关的赵金经,东门的王文,南营街的沙荣生、马传胜,参府街和卫街有赵传福、马达西(马长坤)和市场的张文会、东店的陈德安、杨天才、姚长立等。特别是沙荣生。他拜北城张老师为师(张老师满族、清廷御林军禁军相扑营总教头,换民国清廷逊位后回到家乡青州)。张老师向他传授了“大别子”、“手别子”、“架梁脚”、“倒口袋”、“得合”和“爬拿子”等绊儿。师徒感情深厚,60年灾年时沙荣生还不间断的上北城去给恩师送粮、送油。直至张老师病逝。他所传下来的那些绊儿,在那时的昌潍地区是前所未有的。 文革时,我市的武术运动象全国的形势那样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在那“工人阶级必需领导一切”的年代,县体委副主任赵鹏水、工会副主席王立中、运输公司的刘正和市场的王世富(后为体校副校长)孙道成(水泵厂经营副厂长)和前公安局车管所所长聂时亮、赵广河、姜建国等,顺应历史潮流,以时尚的“工人阶级身份在工人俱乐部”办起了“益都县职工子弟业余武术培训班”,套路教练任传厚(青龙联中体育教师)。在运动员中,沙孝的枪术、马杰的单刀、张建巧的“八卦掌”和杨明风的“太乙八仙剑”特别出众,并在1974年观摩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会。1982年在“工人俱乐部”灯光球场举行的昌潍地区武术运动会上,青州运动员几乎囊括所有奖牌,以至多次代表潍坊参加省内外各地的武术比赛。当时报名学武人数达600多人。在极左的形势下,我市的武术运动得以传承下去。 青州东来武校的孩子们正在练习棍术 改革开放后,人们都忙搞经济,眼看我市武术运动又要降温,这时,沙荣生之子沙学周和北城片区的史云(女)等又担起了我市武术事业的重任,他(她)们在授徒之余,多次参加各类武术比赛,取了较好名次。沙学周先后获得“香港国际太极拳比赛冠军”、“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太极拳冠军、全国武术运动会太极拳第二名;史云、脱丽丽双双夺得在香港举行的第七届女子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冠军。最近我市东城区中医骨科专家,太极大师陈洪彪为弘扬我市武术运动,个人出资在东夷文化广场举办了”圣水杯太极拳比赛“,并偕同沙学周和他的弟子们,及城区各个太极场点的各位老师们一起传承弘扬了我市的武术事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把我市的武术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圣水杯”太极拳比赛现场 2010.9.NO.2 第一期
文章分类:
花都风情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