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州的对外窗口  
       愉悦身心的视觉盛宴
东方花都杂志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章列表

青州尧王山

 二维码 2929



尧王山,位于青州市城区西1.5公里的邵庄镇境内,海拔334米,山并不高,但位置奇特:连绵九个山头,形成一个“半岛” 。因传说尧王巡狩至此而得名。它南临平顶山,东南与云门山、驼山相望。西北远眺是齐国故都临淄。东面是尧王湖和广固城遗址。著名的青州蜜桃、苗木基地就在此地。



龟背石


尧王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也是佛教、道教青睐的圣地。古往今来,山上山下留下许多帝王名臣、贤人雅士的足迹和美丽传说。相传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玉皇大帝扔下一粒种子,并派一对童男童女下凡管理。两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到了第九个年头的春天,这粒种子开始生根,发芽,长得枝繁叶茂,并长出了九朵挺拔秀丽的莲花。从此他们相爱,生儿育女。结果触怒天庭,玉帝派东海龙王前来捉拿。九顶莲花山的东面就是东海龙王出入龙宫的海眼。一时间,龙王兴风作浪,滔滔洪水淹没良田千顷,使整个山东半岛变成汪洋大海,民怨甚愤,九朵莲花也因缺少管理而逐渐干枯变成九座大山。后人把这座山叫九顶莲花山,三月三和九月九是这里的庙会。尧王为拯救黎民,大败龙王,命神龟锁住海眼,自此永不成灾。久之,神龟化作巨石,现在尧王山顶稍下的龟背石清晰可见,栩栩如生。玉帝为表彰尧王镇龙王之功,封赏尧王:你射一箭,箭射所到之处,永你为辖。说时迟,那时快,尧王左脚踏此山,右脚蹬南山,弯弓搭箭奋力直射,箭直至东海之滨方停。因尧王用力过大把这座山踏入地下一半(现仅海拔334米),自此九顶莲花山更名为尧王山。南山差点被尧王蹬歪,故叫“歪顶子山” 。尧王山古代就有尧王祠,在山东麓,坐西朝东,面海而建。郦道元《水经注》中载:广固城北三里有尧王祠,尧帝巡狩,登此山,故曰尧山。



尧王山石刻



尧王山一角


2002年,当地百姓择其故址重修尧王庙,按原格局建正殿、配殿、禅房数间。正殿塑尧、舜、禹王像,配殿塑关羽像。内院立有重修尧王庙石碑一幢,修庙功德碑六幢。大门朝正东,匾额上书“尧王庙” 。门楼呈两层,塑望海菩萨一尊。几年前,有人发现了尧王山惊现天然山石形成‘福星’ 高照图案,实际上在‘星’ 字左还有一‘寿’ 字,在倒‘福’ 字右则是一个天然山石组成的中国地图(九州图),地图周围以侧柏围绕,使得地图的界限十分明显。笔者试命名为尧王山“寿星福到九州天然山石图”。

尧王山上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佛教造象群。在东麓山腰海拔250米的悬崖峭壁上,5龛四十余尊造像巳在那里存在了千余年。这些造像虽然规制较小,但雕刻精细,造型生动,神态安祥,自然体现了佛教包容大千世界的胸怀。摩崖造像群虽经千年风化,但从构图分析均为原始,雕刻技法均为平直刀法。据《晋书》节录《十六国春秋•南燕载记》和《高僧传》知: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鲜卑人慕容德建南燕国。沙门僧为其出谋建都于广固,因而深得慕容德赏识。慕容德给僧郎三县赋税让其建寺传教。尧王山摩崖造像群应为慕容德以广固为国都后所凿。因此,尧王山摩崖造像群为一千六百余年前十六国时期所雕刻,为我国较早一处摩崖造像群。

岩画,即远古时期刻画在岩石上的图画,是先人遗留给我们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作品。世界上最著名的有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塔西里岩画,欧洲西班牙北部的艾塔米拉岩画等。我国古代地理著作《水经注》记载有多处岩画,而尧王山岩画便是其中之一。岩画中有战马,有将士,还有齐全的武器装备。从所述内容看,有战国时期燕、代、魏、齐等国的兵器,肯定创作于田齐昌盛之时,而且是记念一次战争的胜利,或者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中原的功勋,或者是马陵之战中孙膑大破庞涓的业绩,或者是火牛阵大败燕兵、田单复国的壮举,体现了两千年前壮阔的战争场景。

青州先人刻在尧王山的岩画,开辟了石刻之先河,是研究青州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尧王山庙会


2013.12 NO.4 第四期(总第十四期)


文章分类: 花都揽胜2
分享到:
官方微信
读者咨询
 
 
 
 
 联系方式
座机:0536-3267295
邮箱:dfhd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