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州的对外窗口  
       愉悦身心的视觉盛宴
东方花都杂志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章列表

群贤毕至  建言献策  

 二维码 908


座谈会会场


《东方花都》杂志创刊五周年座谈会小记


2016年1月9日上午,《东方花都》杂志编辑部在青州将军山花园酒店二楼小会议室召开《东方花都》杂志创刊五周年座谈会,有关领导、《东方花都》杂志骨干作者和热心读者代表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东方花都》杂志主编阎星年在座谈会上讲话




亲切交谈


座谈会上,《东方花都》杂志主编阎星年在介绍了与会人员的有关情况后,代表《东方花都》杂志编辑部做了专题发言。他首先代表《东方花都》杂志编辑部所有工作人员,向今天莅临会议的所有领导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五年来对《东方花都》杂志的厚爱与支持;其次,回顾了《东方花都》杂志成立、成长的五年风雨历程;再次,对杂志面临的新形势、新课题向与会领导、作者征求意见和建议。之后,与会领导和作者相继发言,献计献策,会议开得简朴热烈,圆满成功。




共读《东方花都》杂志


综合大家的发言,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对杂志办刊五年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办刊五年不寻常,一腔热血献故乡。大家希望《东方花都》杂志继续办下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二、杂志地域性特点鲜明,应予坚持。大家对《东方花都》杂志突出“地域性、原创性、史料性和时代性”的做法给予了好评。

三、杂志刊登文章“三特点”。一是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美文配美图,加之精到的编排设计,不仅深化了作品主题,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增强了可读性;二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全方位宣传介绍青州,突出挖掘、传承历史文化,为家乡立传;三是弘扬主旋律,提供正能量。发表作品不媚俗,不媚商,稿件质量高,社会影响力大。

四、杂志称得上是一张“青州名片”。《东方花都》杂志一卷在手,便可查阅到许多有关青州的资料,得到包括外地在内的许多读者的青睐,大家争相阅读、收藏。

五、杂志今后要利用新媒体扩大其影响力。在信息爆炸时代,纸媒已满足不了读者阅读的需要,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会扩大读者群和影响力。希望能早日看到电子版的《东方花都》杂志。

六、杂志要多刊登年轻作者的作品,为刊物注入活力。杂志要培养青年作者群,实现作者“传、帮、带”,杂志才能办得长久。

七、杂志要开辟新栏目,不断丰富新内容。如,开辟诸如“老字号”、“老味道” 、“老手艺”、“老照片”等栏目,深入挖掘青州古城文化遗存;指定作者专门为精美的图片配诗和文章,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等。



图①



图②




①②③图为参加座谈会的各位作者踊跃发言



《东方花都》杂志副主编沈志海在做记录


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情真意切,气氛十分融洽。



作者风采


张景孔、刘继孔老师还现场赋诗并朗诵。首先,张景孔老师朗诵了“赞《东方花都》(冠顶诗)”:“东土名闻史已彰,方连有宋牡丹芳。花荣满册今朝盛,都会青州天下扬。”刘继孔老师将刊物主要栏目名称连缀成诗句,并即兴朗诵“赞《东方花都》研讨盛会”:“岁首云门大计商,‘花都’寻梦奔高强。‘风情’ ‘记忆’ 歌‘名品’, ‘漫步’ ‘东方’颂故乡。‘艺苑’‘名品’风彩靓, ‘人文’‘揽胜’百花芳。创新理念春风劲,花满神州香溢邦。”两位老师的精彩诗作和声情并茂的朗诵,博得与会者阵阵热烈的掌声。



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综合与会者的意见和建议,阎星年主编最后表示:大家的建议很好,为我们今后办刊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把杂志办下去,越办越好的信心和决心。在着力扩充内容、调整栏目、优化版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作者、读者的沟通与交流,力求发表高质量的稿件,努力提高办刊质量,争取让读者尽快看到电子版的《东方花都》杂志,进一步扩大《东方花都》杂志的社会影响力,为文化青州建设再立新功!

2016.3.NO.1 总第二十二期


官方微信
读者咨询
 
 
 
 
 联系方式
座机:0536-3267295
邮箱:dfhd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