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州的对外窗口  
       愉悦身心的视觉盛宴
东方花都杂志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章列表

“亚醜(chǒu)”铜器藏台湾

 二维码 3185

亚丑方觚(gū  


最近,朋友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库中,看到了一批极为精美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中有青铜礼器,青铜酒器,还有青铜工具等。这一批资料,让我十分震惊!


 亚丑方簋(guǐ )测


亚丑方彝


亚丑方尊


首先,这批青铜器内都有相同的铭文“亚醜”。大家都知道,亚醜铭文的铜器出土于青州市东夏镇的苏埠屯,但这是1930以后才知晓的事情。而亚醜铭文的铜器,从北宋开始就已经流传于世,从那以后,竟有七十余件亚醜铭文铜器,出现在古代金石学家们研究并撰写的著作中,但对这些铜器出土的地点,他们则无从知晓,也就只字不提。那些金石学家们只能根据这些器物的特征,确定为商代晚期的遗物,并根据商代甲骨文中有关“醜方”的零星记录,推测出这些青铜器应该为商代晚期东方“醜”族的一种族徽。直到1930年:“益都县城北苏埠屯,农人掘地得之。中外古玩商咸以为金石中珍品,争相购买。卒以索价太昂,终未成分。事为郭县长所知,以为本县文化攸关,遂易以银饼三百,付该馆(益都县民众教育馆)保存。查此等铜器,有铭文者九件。式样古朴,色泽碧绿,花纹精美,凝翠层叠,诚为珍品,世所罕睹也”(周贵德:《青州纪游》)。而中国早期考古学家、青州北城的祁延霈也在参加安阳考古发掘后,亲临现场进行调查,并写出《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铜器调查记》予以发表。自此之后,学术界才知晓亚醜铭文铜器出自古青州。之后,罗振玉先生在《贞松堂集古遗文》一书中,首先肯定了“亚醜”铭文铜器出于青州,而他著的《三代吉金文存》中收录了七十余件亚醜铜器。这些亚醜铭文青铜器,现流散于世界各地。就是原收藏于益都县民众教育馆的那一批亚醜青铜器,也于1953年被山东省文物管理所运至济南,现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1965年发掘出土的两代大型铜钺,其中一件有“亚醜”铭文,也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并被评为山东省博物馆的十大国宝之最。


亚丑方鼎


其次,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十余件“亚醜”铭文青铜器,保存完好,制作极精,与青州近期苏埠屯出土的铜器如出一模。198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苏埠屯南岭  中部,发掘出了一个“甲”字型的墓葬,出土了一组青铜礼器,其中有一件青铜方鼎,口沿下饰鸟纹和乳丁纹,该鼎制作精美,保存极好,是一件山东先民们用自己的图腾鸟作为主要装饰图案的青铜礼器。可以说,这种图案在中国青铜文化中是别无仅有的,只是这次出土的铜鼎铭文为“融”;台湾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件其纹饰、器形与上述这件完全相同,而铭文是“亚醜”。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让我们猜想:这两件青铜礼器应该出自同一位制造者之手,只不过是为两位不同的奴隶主来制造。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批青铜器中,有亚醜方彝、亚醜方鼎、亚醜圆鼎、亚醜簋、亚醜方簋 、亚醜鬲鼎、亚醜壶、亚醜尊、亚醜锛等,这批青铜器都极为精美,特别是有一件“亚醜父丙角”,在器物上还镶有当年制作的绿松石,则是难能可贵了;而“亚醜方觚”更为精彩,在这件正方形的铜觚上,遍饰精细的饕餮纹、蕉叶纹、扉棱等纹饰,这些纹饰,制作得图案清晰、线条流畅,使整件器物呈现出一种高雅、端庄而又秀丽的气氛,显示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大气。


亚丑鬲()鼎


亚丑簋(guǐ  


亚丑簋


亚丑罍(léi  



不难看出,青州在商末周初,有着极为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和制造技术。东夷先民们在这片沃土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引以为豪!

2011.12 NO.6(总第六期)


文章分类: 花都珍宝
分享到:
官方微信
读者咨询
 
 
 
 
 联系方式
座机:0536-3267295
邮箱:dfhd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