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州的对外窗口  
       愉悦身心的视觉盛宴
东方花都杂志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章列表

明代青州左卫与青州高氏

 二维码 2105


明高含画像


自汉末以来,青州作为东方雄藩,矗立海右,经历了许多风雨沧桑,令许多英雄人物垂青。明清以来,青州作为亲藩重地和府城所在,其政治经济地位并不逊色于以往。尤其明中期以后,安致远在《青社遗闻》中称“明末青郡鼎盛,中朝诸巨公,并以三甲起家。司理县令,跻位六卿者不下数十人,皆列第城中。流水接轸,尽来植棨之门;鹤盖成荫,无非鸣珂之里”,“吾青多鼎贵之家,华堂壮宇,甲第相望”。与科第蝉联相关联的是青州家族势力的强盛,明代以来,刘珝之刘氏、冯裕之冯氏、邢玠之邢氏、曹璜、曹珖、曹琏兄弟之曹氏、董可威之董氏、房可壮之房氏、钟羽正之钟氏都煊赫一时。而因为经济、文化等原因,青州之科举家族多不能长久,古人多把此归咎于堪舆,“青州所以每遇甚显秩,多不能长久,必以事败家。而富贵之子若孙,亦每不能数传,则起山之秀气全被凿坏”。其中能延续数百年的家族少之又少,如临朐、益都之冯氏,从冯裕至冯溥,贯穿明清两代,科第蝉联,在山东地区极为罕见。而青州另一家族——高氏也是一个绵延明清两代,延续数百年的家族,而此家族更有其特点,此家族不是像其他家族一样科举起家,而是军功出身,所以对这一家族的研究有其特殊意义。



明高有闻父母及夫妇敕命


明代军事制度实行都司卫所制,地方上一般省会设都司,各地设卫、所。《明史》卷41,“洪武三年十二月,置青州都卫,治青州府。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东都指挥使司。”洪武四年三月,明太祖以叶大旺为青州都卫第一任都指挥使。山东为都城南京之左臂,故明太祖非常重视山东的军事防卫。同时,设青州左卫、青州右卫。洪武九年,山东行省省会移治济南,山东都指挥使司随之移济南,青州左、右卫仍治青州。永乐四年,作为迁都北京的前奏,改青州右卫为天津右卫,拱卫北京。而青州左卫继续存在,延续明清两代。据《明史》卷90,青州左卫隶山东都司,属左军都督府管辖。按明代官制,都司设都指挥使,秩正二品,“都卫节制方面,职系甚重,从朝廷选择升调,不许世袭”;各卫设指挥使,秩正三品,各所设千户,秩正五品,或百户,秩正六品。与明代的军籍世袭相适应,卫所长官都为世袭。明初卫所官兵由祖居之地迁徙到中央政府分派的戍守之地,据《高氏族谱》,青州左卫高氏始祖高三为东昌府(今山东聊城)人,明初隶大梁卫下从军,随徐达、傅友德、冯胜等名将征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洪武二十五年,改属燕山左护卫,成为燕王朱棣的嫡系部队。建文元年七月,“靖难”役起,高三随朱棣南下,历任指挥佥事、金吾左卫指挥使。永乐改元,授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镇守山海卫、提备关口。宣德五年,高三调任山东都司都指挥佥事、青州左卫指挥使,高氏一族在这时迁居青州。

高三在调任青州这一年病故,其子高源世袭青州左卫指挥使。正统十三年,福建爆发邓茂七起义,闽浙赣三省震动。次年正月,高源随宁阳侯陈懋赴福建征讨邓茂七义军,高源在各次战斗中作战勇敢,屡次奋勇当先,获功四次,升一级,带山东都司都指挥佥事衔,仍管青州左卫事。高源卒后,高氏子孙高纯、高炅、高洪儒、高古、高含、高有威、高殿邦、高永祚相继袭爵,直至明亡。



清高梓画像


2005年,青州左卫后裔龙塘村高氏族人捐献青州博物馆明代高含画像一轴,对研究青州左卫高氏及明代官职提供了实物资料。高含头戴乌纱,身穿狮子补团领大红官常服,束金带。或许有人会问,高含为正三品指挥使,按明代制度,他应着虎豹补服为是,这幅画像为什么却着狮子补服呢?这与明代官员去世后的优恤制度有关,官员去世按例应升一级,此画像为高含遗像,故生前为正三品的高含着二品补服。

明代左文右武,在明初军籍百姓受到多重束缚,除世代承袭沉重兵役外,居住地也被固定,不许随便搬迁,否则按逃亡重处。随着成化以后,中央对军籍管理放松,许多世代从军的军籍子弟开始谋求通过科举改变自身和本家族的地位。弘治十七年,青州左卫高氏四世高昱考中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成为青州左卫科举史上的重大突破。高昱弟高晨,岁贡,官至山西长子县丞;子鸿翀,举人,武学教授;孙维崧、曾孙有望,俱岁贡生。改变了青州左卫高氏纯粹武官世家的状况,万历四十四年,高有闻中进士,完成了青州左卫高氏家族的转变。青州左卫高氏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

高昱、高晨、高有闻等皆娴于诗文,有名当时。《益都先正诗丛钞》收有高昱、高晨与当时青州知府朱鉴、青州府同知杨谏和石存礼、李时飏《大云寺联句》一首,高有闻《陈宫遗诗》(两首)、《楚村西溪道上》、《虚舟》等四首。

明清鼎革,青州左卫被革除,对青州左卫高氏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高有闻入仕清朝,历官尚宝司少卿、大理寺左寺丞、通政使司右通政,虽任职不足一年,但是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高氏在青州当地的实力。其子高梓,以荫官松阳知县。可见,清代初期,青州左卫高氏仍然是当地的望族。

青州左卫高氏明初宦居青州,绵延六百年,文武兼修,涌现出武官如高源、高含,文官如高有闻、高梓等杰出人物,为青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青州左卫高氏热心公益事业,据康熙《益都县志》,天顺四年高源曾主持重修益都东门外交通要道上之海岱桥,清顺治时,高有闻主持重修北门外之会流桥。利用在当地的影响力,为当地的公益事业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时至今日,高氏族人仍然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

2005年1月28日,高氏族人为了更好的传承青州左卫高氏家族文化,在龙塘村由族长高克勤、村支书兼村主任高传新与青州博物馆签订捐赠手续,把明代高含画像、明代崇祯元年高有闻父母夫妇诰命、清高梓画像三件珍贵文物捐赠青州博物馆。龙塘高氏族人不负祖先所托,把青州左卫高氏家族文化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


参考文献:

(清)安致远《青社遗闻》卷1

(明)曹贞孺《云门辑旧》(青州市政协据青州丁氏百壶斋抄本点校本)

《青州左卫高氏史略》(现代稿本)

(清)光绪《益都县图志》(清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龙塘村志》(高传广主编,《龙塘村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2.12 NO4 第四期(总第十期)

文章分类: 花都珍宝
分享到:
官方微信
读者咨询
 
 
 
 
 联系方式
座机:0536-3267295
邮箱:dfhd99@163.com